液态硅胶包铝合金成型
液态硅胶(LSR)包覆铝合金成型是一种结合金属与弹性体的复合工艺,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以实现密封、减震、绝缘或美观等功能。以下是该工艺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 铝合金基体预处理
清洁与脱脂: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油污、氧化层(如使用碱性或酸性清洗剂)。
表面处理:
喷砂/打磨:增加表面粗糙度,提升硅胶附着力。
底涂处理:喷涂专用粘接剂(如硅烷偶联剂),增强金属与硅胶的化学结合。
阳极氧化(可选):形成多孔氧化层,进一步提高粘接强度。
2. 模具设计与加热
分模设计:模具需包含铝合金定位结构,确保包胶位置精准。
温度控制:模具加热至硅胶固化温度(通常120~200℃),铝合金需预热以减少热应力。
3. 液态硅胶注塑成型
注塑工艺:
将LSR(双组分)通过计量混合设备注入模腔,包裹铝合金。
注射压力:较低(1~10MPa),避免硅胶溢出或铝合金变形。
固化时间:根据硅胶类型和厚度调整(通常几秒至几分钟)。
粘接机制:依赖表面处理与高温固化形成化学/机械结合。
4. 后处理与检测
去毛边:修剪多余硅胶(冷冻去毛刺或手工修整)。
二次固化(可选):部分硅胶需进一步加热提升性能。
质量检测:
附着力测试(拉力测试、剥离测试)。
密封性检查(气密/水密测试)。
外观检验(无气泡、缺胶等缺陷)。
关键注意事项
材料兼容性:选择高粘接强度的LSR型号(如含粘接助剂的型号)。
热膨胀系数差异:铝合金与硅胶的热膨胀差异可能导致翘曲,需优化冷却速率。
模具排气:避免硅胶固化时产生气泡。
生产效率:LSR固化快,适合大批量生产,但需自动化设备支持。
典型应用案例
汽车部件:传感器密封圈、按键包胶。
消费电子:防水外壳、防滑手柄。
工业配件:减震垫、耐高温密封件。
如需进一步优化工艺,可考虑实验设计(DOE)调整参数(如温度、压力、固化时间),或咨询材料供应商(如瓦克、道康宁)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