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硅胶包铝合金
在液态硅胶包覆铝合金的应用中,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铝合金通常比未阳极氧化的铝合金具有更好的附着力。主要原因如下:
1. 表面粗糙度增加
阳极氧化会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多孔氧化层(Al₂O₃),显著增加微观粗糙度。液态硅胶可渗入孔隙中,固化后形成更强的机械锚定效应(即“机械互锁”),从而提升附着力。
未阳极化的表面较光滑,天然氧化层(薄且致密)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锚定点,导致硅胶易剥离。
2. 化学活性改善
阳极氧化后的表面含有羟基(-OH)等极性基团,可能与硅胶中的偶联剂(如硅烷)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增强界面结合。
未处理的铝合金表面可能存在污染物(油脂、灰尘)或弱边界层,需额外清洁或活化处理才能达到类似效果。
3. 表面能调整
阳极氧化可提高表面能,改善液态硅胶的润湿性,使其更均匀铺展,减少界面缺陷。
未处理表面若疏水性较强(如存在有机污染物),可能导致硅胶收缩或局部脱粘。
4. 耐环境性能
阳极氧化层本身耐腐蚀,可减少长期使用中因铝合金基体腐蚀导致的附着力下降问题,尤其适用于潮湿或化学暴露环境。
注意事项
阳极氧化参数的影响:氧化层厚度、孔隙率需与硅胶流动性匹配。过厚或过密的氧化层可能降低渗透效果。
表面预处理:即使阳极氧化后,仍需清洁(如超声波除油)或使用底涂剂(如硅烷偶联剂)以最大化附着力。
实验验证:不同硅胶配方(如添加填料、固化剂类型)可能对表面特性敏感,建议通过剪切强度测试(如ASTM D4541)或剥离试验对比实际效果。
结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与液态硅胶的附着力更优,但需优化氧化工艺并搭配适当的表面预处理。若应用场景对成本敏感且环境温和,未处理铝合金通过喷砂、化学蚀刻等替代处理也可能满足要求。最终选择应基于具体性能需求与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