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粘着剂成分及调制方法
硅胶粘着剂(硅胶胶粘剂)的主要成分和调制方法因其用途不同(如工业、医疗、电子等)而有所差异,但核心成分通常基于有机硅化学。以下是常见类型及调制方法:
一、主要成分
基础聚合物
硅橡胶: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提供柔韧性和耐候性。
MQ树脂(硅酮树脂):增强粘附力,常用于压敏胶。
交联剂
硅烷类: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用于缩合型固化)。
过氧化物(如BPO):用于高温硫化型硅胶。
铂金催化剂:用于加成固化型(如电子级胶粘剂)。
填料
二氧化硅(白炭黑):提高强度、耐热性。
碳酸钙:降低成本,调节硬度。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改善导热/绝缘性。
助剂
偶联剂:如KH-55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提升对基材(金属、玻璃等)的附着力。
溶剂:二甲苯或甲苯(用于液态胶,挥发后固化)。
抑制剂:控制固化速度(如乙炔环己醇用于加成型)。
二、常见调制方法
1. 缩合型硅胶胶粘剂(室温固化,RTV)
配方示例:
基料: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0份)。
交联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5份)。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1份)。
填料:气相二氧化硅(10-20份)。
调制步骤:
将基料与填料混合均匀(真空脱泡)。
加入交联剂和催化剂,搅拌后避湿保存(固化需接触空气中水分)。
2. 加成型硅胶胶粘剂(双组分,电子级)
A组分:含乙烯基硅油 + 铂催化剂。
B组分:含含氢硅油(交联剂) + 抑制剂。
比例:通常A:B=1:1或10:1,混合后加热固化(80-120℃)。
3. 压敏型硅胶胶粘剂(如医用胶带)
配方:
硅橡胶 + MQ树脂(比例约1:1)。
溶剂(如庚烷)稀释至适宜粘度。
涂布后挥发溶剂,形成粘性层。
三、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避免接触催化剂(如铂金化合物)或挥发性溶剂。
固化控制:湿度、温度会影响缩合型固化速度。
基材处理:粘接前需清洁表面(酒精擦拭或等离子处理)。
如需特定用途配方(如高强度、耐高温),需进一步调整成分比例或选择特种硅烷偶联剂。工业应用建议参考专业文献(如《有机硅胶粘剂》或制造商技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