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硅胶的粘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5-04-15
点击数:
液体硅胶的粘度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1. 分子量与分子结构
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缠结程度越高,粘度越大。
支链结构:支链较多的硅胶比线性结构粘度更高(如高稠度硅胶)。
2. 填料类型与含量
非增强填料(如石英粉、硅微粉):增加粘度,但力学性能提升有限。
增强填料(如气相法白炭黑):显著提高粘度并增强强度(触变效应)。
3. 交联剂与催化剂
交联剂比例越高,预聚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初始粘度可能升高。
铂金催化剂或锡催化剂的类型会影响固化前的流变特性。
4. 温度影响
温度每升高10°C,粘度可能下降5%~15%(遵循Arrhenius方程)。
高温固化体系在加工前需控制低温保存以防粘度波动。
5. 添加剂
流平剂(如聚醚改性硅氧烷):降低表面张力,减少粘度。
触变剂(如氢化蓖麻油):赋予剪切变稀特性,静态粘度高但施工时粘度下降。
6. 溶剂稀释
添加溶剂(如二甲苯)可显著降低粘度,但会牺牲固含量和固化后性能。
7. 剪切速率(流变行为)
牛顿流体型硅胶:粘度与剪切速率无关(如部分低粘度注射成型胶)。
假塑性流体:高剪切下粘度下降(常见于含填料的硅胶)。
应用中的典型数值参考:
注射成型液态硅胶:粘度通常为5,000-50,000 mPa·s(25°C)。
涂布液体硅胶:通过溶剂调整至100-1,000 mPa·s。
高粘度液态硅胶:可达500,000 mPa·s以上(含大量填料)。
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根据工艺需求(如浇注、喷涂、压延)调整配方,平衡流动性与力学性能。